作为真正集品牌特性于一体的腕表典范——RM 30-01忠于RICHARD MILLE的核心理念:人体工程学设计、纯粹的线条和卓越的表面处理工艺。RM 30-01离合摆陀自动上链腕表,不仅堪为品牌精髓的代表,也是RICHARD MILLE二十多年来美学探索的缩影。
RM 30-01 自动上链腕表
镂空自动上链机芯,时、分、秒、超大日期显示,功能选择器、上链指示器和动力储存指示器,以及离合式可变几何结构摆陀。
约为55小时(±10%)。
底板和桥板以五级钛合金打造,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腐蚀性,是一种性质卓越的硬质合金,可让齿轮传动系统流畅地高效运作。这种合金由90%的钛金属、6%的铝和4%的钒组成。这种组合可以优化金属的机械性能,因此亦常用于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领域。RMAR2机芯底板经过优化,其重量/耐受力达到良好的平衡比率。
镂空底板与桥板皆经单独且密集的测试,以满足高强度的需求。
一般情况下,自动上链腕表是通过一个随摆动而旋转的小型摆陀进行自动上链。摆陀的周期运动为上链发条盒提供动力,上满链时发条张力即可达到最佳状态。但该机制极易发生由于机芯过度上链从而导致发条张力过大的情况,因此必须避免上述情况发生。传统解决方案是采用一枚滑动的卡圈使弹簧松脱,以防机芯过度上链。然而随着卡圈长时间在发条盒内部产生制动反应,这种传统方法会导致损害性的碎屑在机芯内逐渐堆积,且该对机芯的损害会在佩戴者剧烈运动时愈加严重,尤其是当佩戴者进行高强度运动时。
然而,反过来这又会对计时结果的精准造成严重影响。为了避免这种不利情况,理查米尔采用特殊的离合式摆陀,摆陀在发条弹簧上满链之后可与发条盒自动分离。此外,该机制还与动力储存指示器相连,以达到理想的上链控制效果。这个解决方案确保机芯与摆陀持久按照恒定扭矩/动力比率运行,从而提供优异的精密计时性能。
摆陀特性
• 五级钛合金中央卡圈
• 重金属摆陀外圈
•可通过五级钛合金螺丝实现5档位置调节
• 18K 白金摆翼
• 陶瓷滚珠轴承
• 单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上链
超大日期显示
半瞬跳显示,位于4点钟位置的水平视窗中。
功能选择器
功能选择器通过位于2点钟位置的按钮进行操作,其工作原理类似于汽车变速箱,仅需轻松一按,佩戴者即可在指针调校、日期设置和上链功能中进行选择。位于3点钟位置的指针会显示当前选定的功能。
机芯特性
机芯尺寸:31.25 x 29.45 毫米
厚度:5.41 毫米
宝石轴承总数:38
发条盒轴采用AP 20 精钢
平衡摆轮:四臂铍铜合金(Glucydur®),4颗可调式砝码,瞬间惯性4.8 mg.cm2,升力角53°
摆频:每小时28,800次(4赫兹)
摆轮游丝:Nivarox®爱林瓦(elinvar)合金材质
抗震保护:Incabloc 908.22.211.100(透明)
擒纵轮宝石轴承:Rubifix(透明)
CASE
在设计与制造上,将机芯、表壳与表盘作为整体进行考虑,兼顾彼此之间的协调性。这也就是为什么整枚腕表的构造非常和谐,并依据非常严格的技术要求制造,正如一级方程式赛车的底盘与发动机一般。例如腕表已不再使用表壳衬圈,机芯置于由五级钛合金螺丝固定的底盘安装橡胶(ISO SW)上。这些特点均是精湛手工技艺的见证。
无论是五级钛合金与5N红金搭配的版本,或是通体五级钛合金的版本,皆采用相同的表面处理工艺(缎面打磨、切斜边抛光等)为其精心修饰,且表壳紧凑的线条和复杂的几何结构都使其成为整个制表业中最难开发和制造的腕表表壳之一。RM 30-01也正是继承了RICHARD MILLE一直以来对创新技术与艺术巧思的孜孜追求。
三层表壳有两个丁腈橡胶O型圈,防水深度达到50米。由20颗五级钛合金花键螺丝和316L不锈钢抗磨损垫圈组装而成。
精工修饰
• 手工研磨五级钛合金底板和桥板,湿喷砂,Titalyt®处理
• 发条盒桥板经PVD镀膜处理
• 轴榫经磨光
• 小齿轮经挖根处理
• 表面经蓝宝石喷砂与手工拉丝
• 螺丝及槽缝经斜削和打磨,尖端经修圆处理和抛光
• 手工倒角与抛光
• 齿轮经喷砂、镀铑与倒角(切齿前)
• 对齿轮进行细微校调以确保其几何外形及整体性能
其他特性
双发条盒装置有助于提高扭矩的长期稳定性。通过把储存的动力分配至两个、而非一个上链发条盒,以此来增加旋转次数,减少轮齿、轴承和枢轴承受的压力,从而达到长期改善计时性能的目的。
无卡度游丝摆轮可更有效地增强腕表在经受撞击、以及机芯组装或拆卸操作时的可靠性,并确保长时间更为精准的走时。取消快慢针微调系统,通过直接置于摆轮上的4颗可调式小砝码,从而能更准确而稳定地调整摆轮运动的惯性。
可在组装过程中更好地控制螺丝扭矩,从而不受拆装工序的影响,也较不易老化。